国内金融衍生产品还处于发展初期,虽然面临产品单一、参与机构不多、监管严格等困难,但仍然发展迅速。通过参加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10年4月7-9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第二期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培训班,本人收获很大,对金融衍生产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依赖终端用户的需要。跟市场上所有商品一样,需求决定市场,只有市场上有真实多样的需求,并配以丰富多样的产品供给,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才能真正发展起来。仅仅依靠交易商之间的交易,是不可能把市场做大做强的。因此除了培养交易商和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之外,还需要培育客户,培育市场,让客户真正了解衍生产品,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衍生产品。通过此次培训发现,各个机构都在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和推动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2、了解国内同业动态,加强同业交流。通过此次培训,了解到监管机构、外资银行、中资银行等主要市场参与者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对于未来市场的方向和展望。通过交流,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并达成一定的共识,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促进市场的发展。
3、进一步加深了对《NAFMII主协议》的认识。《NAFMII主协议》是国内机构之间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主要法律文本,对于规范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管理交易的法律风险、结算风险和信用风险,促进市场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培训邀请了主协议设计者讲解核心法律文本,深入浅出,解答了很多大家平时的困惑,使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主协议的理解,对今后在签署协议和实施协议的时候都非常有帮助。
4、加强了对金融衍生产品定价方面的知识积累。通过培训,补充了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风险对冲方法,对产品和风险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此次培训使本人在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理论、实践、法律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受益匪浅,对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希望该培训班越办越好,为更多从业人员甚至是终端用户提供培训机会,熟悉衍生产品,用好衍生产品,促进中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陈 峰
2010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