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培训班(第一期)学习心得-中国银行金融市场部白晓宇

打印

2010年是我国信用债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的一年,也是各类新产品次第推出的一年。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作为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亮点之一,自创设以来即得到债券市场各类参与主体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

近年来,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持续增长,信用风险的缓释成为市场进一步扩容和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宏观审慎监管、逆周期监管以及资本缓冲等方面的要求强化了商业银行缓释风险的需要,CRM的推出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资本约束条件。

尽管市场已达成多笔CRMA/CRMW产品成交,但一些成员仍对其相关概念存在不同程度的疑惑。本次培训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协会充分考虑学员需求,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展开培训,包括监管机构、规范制定部门、投资机构、交易中心、清算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涵盖面之广体现出主办方的周密考虑。

CRM产品的孕育和推出,凝聚了协会和有关专家的心血,尤其是CRMW产品,可称得上我国金融界的一大创新,无论是标的物的“穿透性”还是凭证创设的独立性,都为市场成员释放和分散信用风险提供了市场化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还兼顾了衍生品风险的可控性,这对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债券市场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从对CRM仅有模糊的概念,到对其整体框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知,由衷地感到收获颇大。尽管当前CRM业务尚处在发展前期,但潜力巨大。作为市场成员,我们应不断完善相关知识架构,加强学习,为该业务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CRM产品的完善和创新、交易的活跃、成员参与度的提升等必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债券市场的纵深发展。感谢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宝贵的系统性学习机会,也衷心祝愿培训班越办越好,为市场培育更多的专业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