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至30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五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培训班。感谢本次培训的主办方交易商协会,能提供这个到北京学习的机会。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培训方将课程安排的很全面,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的法律问题分析、国际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现状与趋势、CRM试点业务规范、交易策略、定价估值、交易规则和系统功能、登记结算、会计处理与税收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各领域的专家也都能清晰准确的解答学员的疑问。
作为一名西部地区的金融工作人员,对信息的接触更新比不上发达地区,特别是对交易商协会推出的CRM还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概念上,虽然一直很感兴趣,但自己并没有机会实际开展交易,通过这次难得的培训使我对CRM这一产品有了更好的掌握。
信用衍生品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在西方国家正式进入历史舞台,它既能帮助银行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又可以降低筹集资金的成本,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并提供转移,是与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类似的风险对冲工具。参与主体涉及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国内已有44家市场参与者备案成为CRM交易商,同时也有不少市场参与者在上海清算所成为CRMW结算成员。虽然现在交易还不多,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相关市场参与者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参与到交易中去,共同推动CRM的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交易商协会为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使我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也结识了很多金融行业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协会能继续做好相关业务的培训,让有兴趣的机构都能了解并参与到CRM这一创新产品中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活跃市场交易。
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
杨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