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007年9月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成立大会,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协会首任会长李礼辉共同为协会成立揭牌。
2007年9月3日,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协会首任会长李礼辉为协会成立揭牌
【2008】
2008年4月15日,协会组织召开了第1次注册会议,接受中国电信、中化集团等7家企业首批中期票据的发行注册,在银行间市场率先实施注册制,并正式推出中期票据产品。
【2009】
2009年3月16日,协会发布了《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确立了中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中国标准”。
2009年7月2日,《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签署仪式在京举行
2009年9月21日,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2009年9月25日,协会召开债券市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12月8日,成立金融衍生品专业委员会。专家议事制度在债券市场自律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0】
2010年1月26日,人民银行党委决定成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党委、纪委。
2010年9月29日,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2010年10月25日,协会召开信用评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会议。11月5日,金币市场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2010年10月25日,协会召开信用评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0年10月29日,协会发布《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11月5日,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上线;11月23日,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上线。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0年12月21日,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超短期融资券业务规程(试行)》,并接受首批发行人超短期融资券(SCP)注册。
【2011】
2011年3月25日,协会与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协会向北金所授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指定交易平台”牌匾。
2011年4月29日,协会正式发布《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银行间市场机制创新迈出重要一步。
2011年5月13日,协会与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积极探索三方合作机制。
【2012】
2012年,协会系统基层党组织赴井冈山开展“学传统 强素质 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2012年8月,协会基层党组织分批次到井冈山开展主题党日,参观革命遗址
2012年6月18日,协会组织市场成员制定并发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自律处分规则》,多层次自律惩戒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2012年8月3日,协会发布《资产支持票据指引》,在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升银行间市场普惠性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2012年8月2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品产品交易定义文件(2012年版)》正式发布,进一步完善场外衍生品市场运行的标准和规范。
2012年8月31日,协会成立五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席座谈会,对协会成立五年来的工作给予积极肯定,并提出殷切期望。
2012年8月31日,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协会成立五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2012年9月3日,“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信息系统”(简称孔雀开屏系统)正式上线,展示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工作全流程。
2012年,协会首次推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开发行注册文件表格体系》,以“表格式”信息披露载体建立自律管理制度体系。
【2013】
2013年,协会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相结合。
2013年9月3日,协会成立六周年之际,向社会公众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
2013年11月,协会启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分层机制试点工作。
2013年12月3日,协会与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正式签署增资入股协议。
2013年12月30日,首期境外非金融企业人民币债务融资工具——戴姆勒股份公司50亿元人民币定向工具正式完成注册,标志着境外非金融企业在境内人民币市场融资渠道的正式确立。
2014年3月14日,戴姆勒股份公司债务融资工具簿记建档发行仪式在北金所举行
【2014】
2014年3月、6月、7月,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会计专业委员会、认证专家委员会(后改名为培训专家委员会)先后成立。
2014年7月11日,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项目收益票据业务指引》。
2014年11月3日,协会、同业拆借中心、上海清算所、北金所发布关于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债券交易的公告通知,标志着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交易平台正式上线。
2014年11月24日,协会组织会员单位编制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规范》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由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首部源自市场的自律规则——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类业务规范成为了国家行业标准。
2014年12月23日,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由协会担任组长单位的银行间市场业务标准工作组启动会在京召开。
2014年12月23日,银行间市场业务标准工作组成立
【2015】
2015年,协会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严和实的精神推动银行间市场改革发展。
2015年9月1日,全部债务融资工具实现通过“综合业务和信息服务平台”开展集中簿记建档发行。
2015年11月20日,协会第一届资产证券化暨结构化融资专业委员会成立。
2015年12月15日,“大韩民国2015人民币债券”通过协会综合业务和信息服务平台完成发行,成为首支在中国市场成功发行的外国政府人民币主权债券产品。
2015年12月15日,“大韩民国2015人民币债券”在北金所完成发行
2015年12月22日,协会继2010年后再次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
2015年12月22日,协会再次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
2015年12月,《金融市场研究》入选国家首批A类学术期刊。
【2016】
2016年2月19日,协会公布实施《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规则》等文件,通过主体分层、统一注册、自主发行、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等机制大幅提升服务质效。
2016年,协会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016年7月13日,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会党员干部参观东城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
2016年3月,协会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开始承担企业债券技术评估工作。
2016年9月23日,协会发布修订后的《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以及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联结票据等产品指引,发布《中国场外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基本术语与适用规则》。
2016年10月25日,协会接受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簿记建档方式发行国内首单采取“债贷基”模式的绿色债券。
2016年12月12日,协会发布实施《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修订稿)》,奠定了银行间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的制度基础。
【2017】
2017年3月22日,协会发布实施《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及配套表格,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7年4月25日,首批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完成注册,是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的创新尝试。
2017年7月3日,5只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通过“债券通”渠道,首次同步面向境内外投资者试点公告发行。
2017年7月3日,“债券通”正式上线试运行
2017年9月1日,协会发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向发行注册工作规程》及相关配套文件,推动定向发行制度革新和功能提升;发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标准分销协议文本》,提升企业自主发行便利和注册工作效率。
【2018】
2018年2月9日,协会发布《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表》,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8年6月14日,协会交易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2018年8月17日,大公国际因业务开展严重违规,协会给予其严重警告,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业务一年。同日,北京证监局公告将对其作出行政监管措施。
2018年9月,协会搭建全国唯一的市场化债转股信息报送平台。
2018年12月7日,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
2018年12月7日,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召开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委员会议
【2019】
2019年1月28日,协会发布〔2019〕2号公告,接受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的注册。
2019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副行长郭树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到协会视察调研。
2019年6月6日,协会发布《非金融企业扶贫票据业务指引》,动员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2019年,协会系统分批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2019年6月24日,协会党委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与会人员重温入党誓词
2019年12月27日,协会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违约及风险处置指南》,为风险及违约事件化解指明路径。
【2020】
2020年1月20日,协会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议。
2020年1月20日,协会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议
2020年4月30日,协会召开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市场成员满意的模范单位”动员部署会。
2020年4月16日、6月30日,协会先后发布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开发行注册工作规程(2020版)》《注册文件表格体系(2020版)》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向发行注册工作规程(2020版)》,推进注册发行制度体系优化升级。
2020年6月2日,协会创新推出首批5单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试点项目,提高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2020年7月28日,在企业债券实施注册制后,协会联合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企业债券审核工作规则(试行)》。
2020年11月18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业务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强市场纪律约束,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2021】
2021年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协会领导班子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暨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并进行指导。
2021年2月9日,协会推出首批6只碳中和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1年3月,协会研究推出乡村振兴票据,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创新推出高成长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1年3月23日,协会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暨专题辅导讲座。
2021年3月26日,协会修订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规则(2021版)》,统一债券市场信息披露标准工作在银行间市场落地。
2021年4月28日,协会正式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5月10日,首批7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完成发行。
2021年9月,协会研究推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债务融资工具,引导资金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和精准性。
2021年12月24日,协会在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获评5A级全国性社会团体,是继2015年后蝉联全国性社会团体最高等级5A级殊荣。
2021年12月24日,协会在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再次获评5A级全国性社会团体
【2022】
2022年1月25日,协会召开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对协会系统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行部署。
2022年3月18日,协会发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专项产品指南》,系统总结了15年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以“基础产品+专项产品+衍生品”为基本框架的产品谱系。
2022年3月28日,协会发布《进一步做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管理服务有关工作通知》,全力保障银行间债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2022年4月19日,金融市场机构投资者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暨调解工作座谈会在京正式举行,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北京金融法院相关领导莅临指导。
2022年4月19日,金融市场机构投资者纠纷调解中心揭牌
2022年5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15亿元可持续发展债券,是银行间市场首单以“框架发行”方式发行的可持续发展债券。
2022年6月,协会创新推出转型债券,支持高碳行业平稳转型。
2022年6月29日,协会纪委召开协会系统廉洁文化建设交流座谈会。
2022年6月29日,召开全系统廉洁文化建设交流座谈会
2022年7月29日,《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发布,标志着国内初步统一、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债券标准正式建立。
2022年7月29日,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在京举办《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发布仪式